●价值观扭曲的根源,在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奢靡这些思想毒瘤的膨胀。扭曲的价值观驱动着腐败的滋生蔓延,而腐败的盛行反过来又加剧了价值观的扭曲。在这样一种风气中,没有绝对的受益者,人人被裹挟其中,人人都是受害者
●坚决扭转这种现象,一方面,要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另一方面,要在扬清激浊、扶正祛邪中重塑社会价值观。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为用,势必激发出最强劲的正能量
说起刚过不久的教师节,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教师小钟有些尴尬。
“学校专门通过家校互动平台给家长发了短信,讲明了‘廉洁从教’的规定,但还是有个别家长快递寄来了包裹。” 小钟说,她对这些包裹直接拒签,“哪寄来的送回哪去”。
真正让她发愁的,并不是拒收学生家长送的礼,而是考虑要不要给女儿幼儿园的老师送礼。“孩子太小,又刚上幼儿园,就怕别人家都送了自己没送。”
几次家庭会议之后,小钟还是决定不送了。“换位思考,我觉得还是不送为好。”
小钟的尴尬绝非个例。类似这样的处境,也绝非仅仅发生在教师这个群体身上。
上学、就业、住院、做项目……对很多人而言,在涉及切身利益之时,“送礼还是不送”,已成为一个经常遇到的共性问题。
谁是“不打点就办不成事”的幕后推手?
近日公开出版发行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有8篇是首次公开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文稿,其中4篇涉及反腐败和纠正“四风”。
据文稿透露,在今年1月7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段话:
“我国是个人情社会,人们的社会联系广泛,上下级、亲戚朋友、老战友、老同事、老同学关系比较融洽,逢事喜欢讲个熟门熟道……过去讲‘有理走遍天下’,现在有理的也到处找人。这从另一角度说明,老百姓要办点事多么不易,不打点打点,不融通融通,不意思意思,就办不成事!这种现象一定要扭转过来!”
这段“接地气”的论述,想必会激起众人内心的共鸣。社会上种种“不打点就办不成事”的乱象背后,扭曲的价值观正是幕后推手。
在中国社会中,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古已有之。
从“升官发财”到“封妻荫子”,再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这些人们常见的成语中,便可觅得其踪迹。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使得“官本位”、“笑贫不笑贪”等封建糟粕残余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左右着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彼此心照不宣并付诸行为的“潜规则”。
早已有学者指出:这种“潜规则”的盛行,不仅扩大了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也使全社会的道德状况集体滑坡,从某种程度而言,腐败被“日常化”、“合理化”了。
在互联网上,有一条广泛转载已查无出处的网友留言这样写道:“腐败成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从生孩子进医院到入托、上学读书、找工作、开拓事业、打官司、找医生、进火葬场,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腐败的生活方式。什么同乡、同学、同事、上司、部下、朋友、熟人、邻居、师生等,皆成为巧取利益的捷径。”
这条留言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
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下,人人都是受害者
近日,某央企职工因向纪委和媒体举报单位“送礼清单”,却被同事骂为“叛徒”,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在诸多评论中,也不乏“不该揭单位短”这样的论调,更有甚者调侃举报人是“扶不起的阿斗”,“难怪被领导长期‘闲置’”。
如此的社会病态缘何产生?
古人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腐败行为和不良风气十分痛恨,却又对通过腐败歪风获利而羡慕有加。在这种“羡慕嫉妒恨”的心态中,那些善于通过找门路疏通关系的人,反倒被人们羡称为“有本事”、“有门路”。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传染性,当其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中后,就会形成一种习以为常的所谓“腐败文化”。
“腐败文化”的猖獗极大地助长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道德观念,使得不正之风盛行,腐败行为频发。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这样,一些人被扭曲的价值观绑架,从对腐败反感到见怪不怪,进而习以为常,甚至是参与其中,沾沾自喜、乐此不疲。
“与此同时,这些腐败行为和不良风气又通过获利‘固化’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说,“正是普遍的权力寻租使得扭曲的价值观在一些人心中日益根深蒂固。”
“有的办事不靠组织而靠熟人、靠关系,形形色色的关系网越织越密,方方面面的潜规则越用越灵。”今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历数当前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指“关系网”和“潜规则”。
在杨伟东看来,与普通群众相比,价值观扭曲的公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要更加恶劣。“因为公权力就是要促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惩恶扬善,纠正社会中不公正现象的。但如果掌握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价值观发生扭曲,其不仅会通过个人行使公权力的行为产生更坏的影响,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价值观的负面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在这样一种风气中,其实没有绝对的受益者,人人被裹挟其中,人人都是受害者。”
价值观出问题,根子在拜金主义和享乐奢靡
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便在《摆脱贫困》这本小册子中谆谆告诫:“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还不时地在毒化人们的心灵,拜金主义还会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膨胀……”
“拜金主义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面已经成风,它是最糟糕的东西。”前不久,作家冯骥才在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中说,“拜金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钱是我们的需求,但不是我们的追求。价值观是一种取向,一种追求。”
一个拜金的人,就会道德沦陷、诚信缺失;一个拜金的集体,就会逾越规则底线,不惜代价牟利;一个拜金的民族,就会丧失生机与活力,没有前途和希望。
“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官员,只要信奉‘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就会没有底线、没有原则,不讲道德、不惜代价。”杨伟东认为,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颠倒是非的价值观,其根源就在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这些思想毒瘤的膨胀,“在这种错误思想的驱动下,如果没有监督制约,每个拥有权力的人都有可能将手中权力最大化地转化为利益。”
从省部级高官,到乡科级干部,查阅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会发现,没有一个不是在价值观上出了问题的。“拜金主义”和“享乐奢靡”,是这些忏悔录中常见的关键词。
“如果官场的风气不清,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什么歪的、斜的都会出来,所以官员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冯骥才认为,价值观在党员干部身上应该是最鲜明的,因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是由信仰决定的,“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不再是一名真正的党员。”
无疑,腐败与扭曲的价值观是一对互哺的“恶之花”——扭曲的价值观驱动着腐败的滋生蔓延,而腐败的盛行反过来又加剧了价值观的扭曲。而要掐掉这两朵“恶之花”,就要多管齐下:一方面,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另一方面,要在扬清激浊、扶正祛邪中重塑社会价值观。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为用,势必激发出最强劲的正能量。
这一切,已经开始。如此坚决,如此坚定!(记者 王少伟 王新民 陈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