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在百年历程中,哈工大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49年开始从全国招收研究生,是中国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院校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学校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创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诞生了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部新体制雷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百年名校,听听它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建校旧址
哈工大“八百壮士”
1953年9月的一天,天蒙蒙亮,20岁的秦裕琨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车,第一次来到哈尔滨。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毕业的他,原本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但第一志愿却选择了东北。与他一同北上的还有30多名上海同学。
20世纪50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量人才,特别是需要培养一批重工业部门工程师和理工学院师资。哈工大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尔滨。
短短十余年里,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哈工大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界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一个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建成,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
20世纪50年代,新调入哈工大物理教研室的25名青年教师。(哈工大供图)
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就是后人常常提起的哈工大“八百壮士”。
近70年过去,当时的“八百壮士”或已离去,或年至耄耋,但这支队伍一直在壮大。从我国第一台智能下棋计算机诞生,到第一台点焊弧焊机器人亮相;从首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一飞冲天,到近百项技术助力“神舟”飞天、“嫦娥”探月;从空间机械手成功完成天宫二号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到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成功……这些“第一”和突破,都是一代代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不懈奋斗。
我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在哈工大诞生。(哈工大供图)
据统计,建校以来,哈工大培养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范绪箕、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创始人潘际銮等100多位大学校长、8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一批产业精英。其中以孙家栋、宋健、刘竹生、胡世祥、栾恩杰、刘永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国防英才,在推动国家发展建设中展现了“哈工大力量”。
从东方红到长征五
这几天,一封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感谢信发到黑龙江,感谢哈工大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作出的巨大贡献。
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这距离中国进入太空的“起点”恰好过去了50年。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而它的总设计师和发射手孙家栋、胡世祥都出自哈工大。50年过去,中国航天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这背后,一直活跃着一批哈工大航天人。
人类要想遨游太空,就要靠脉冲星导航。截至2020年3月23日,中国发现了114颗新脉冲星。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国拥有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也被称为“中国天眼”。
“天眼”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建设,建成耗时22年,由6大系统组成。哈工大研究团队负责结构系统技术研发工作,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近一半。可以说,“天眼”的骨骼就来自哈工大。
哈工大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自2003年起全程参与了“天眼”项目结构系统的预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他们提出的主动反射面结构方案和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项目,为超级“天眼”的国家立项和落成启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除天文观测外,FAST还将作为地面的主要测控装置,为中国的探月和登陆火星提供定位、导航、接收信号等支持。
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工作照(资料照片)
前不久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是哈工大航天的青年后浪。2015年9月20日,由团队研制的“紫丁香二号”卫星“绽放”星空,开创了我国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微纳卫星的先河。目前,这些90后、00后已自主研制了“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参与研制了“龙江一号”“龙江二号”“珠海一号”和新技术试验卫星E星等多颗卫星。
一百年,对于这所学校,是里程碑,也是新开始。